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存茶五要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究竟茶友家中是否適合儲存普洱茶,那就先要了解儲存普洱茶的基本要點,一般為「存茶五要」,掌握了箇中的道理,儲存普洱茶就很輕鬆、隨意:

溫度:攝氏20度~攝氏30度
濕度:百份之70~80(不建議暴露於太高濕的環境)
光線:不見光、黑暗的環境
通風:適度的通風
環境:無雜味

  上面所提及的只是最理想的陳化環境條件,如果其中一些條件偏離了這個理想的範圍,會對茶有影響嗎?影響當然會有,只是程度上的分別,是嚴重影響或是輕微影響。例如:如果相對濕度上升至 85%,而茶餅又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那麼‧‧‧

詳情請參閱:【浮雲茶記】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log/weblog.html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熟茶的優勢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由於熟茶少了長年的倉儲存倉費及儲存其間的風險,至少使熟普洱的價格具相當的競爭力,而且熟茶有它獨特的陳香醇厚,使它多年來成為了大眾及入門新手的選擇。

  如果熟普的陳味可以完全與陳年普洱生茶相比,那當然是無與倫比。可惜,熟茶所謂的「當天飲用」,茶質上會與「陳年普洱茶」有差距,因為此「陳」不同彼「陳」,熟普洱茶製作出來「陳」味與陳年生普的「陳」味仍然有口感上及活性上的差距。

  優質熟茶的應該可以表現出:

  1. 水甜
  2. 質厚
  3. 醇厚
  4. 耐泡
  5. 便宜或性價比高

詳情請參閱:【浮雲藏茶.網絡文章】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art/webartframeset.html

理想的陳年普洱茶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最為理想的普洱茶質當然是:「甘香、醇厚、無雜味,還要是生茶自然發酵的」,那就是上上之品,百喝不厭。

  市場上,確實是有這些理想茶品的,例如: 1970 年代乾淨的中茶簡體1980年代乾淨的 8582 等等(已撇開了更昂貴的印級茶及古董茶)。不過,這些 1970 年代/ 1980 年代茶品的價格,貴得連收入不錯的中產人士,都覺得喝不起,根本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負擔的消費,而這些茶品,現今也變成了富豪的飲料。那麼,新手們喝一壺普洱茶,難道都要上百、上千港元嗎?這就脫離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當中的茶了,因為這個茶是指一般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解渴茶品。

普洱熟茶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普洱熟茶」是進一步將製作完成的「普洱生毛茶」,以人工「渥堆」發酵技術,將雲南大葉種茶內的刺激性物質降解轉化,縮短原本需要二十至三十年的陳化時間,促使「普洱熟茶」可以當天出廠,當天出售,當天飲用,以符合現代社會講求效率的要求。一般茶樓所用的,就是普洱熟茶。如果想方便運輸或儲存,把這些適當發酵的普洱熟散茶,蒸壓成餅,就成為「普洱熟餅」了。

  「普洱熟茶」由於已經「人工快速」降解其刺激性物質,因此,口感醇和,略帶陳味(註:此熟茶的「陳」有別於生茶的「陳」);也因為不用長時間儲存,所以價格相宜。口味不錯的入門熟散茶,有時候,只需幾十港元,就可以購得一斤(600g)。當然,陳期十幾年的熟茶餅,也一樣受茶友追棒,雖然相對同期生茶是較為便宜,但若以熟茶價格論之,則算是價格不菲,動輒也超過一千港元一片。

普洱生茶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普洱生茶」即以雲南省內大葉種茶樹,經採摘、殺青、晒青後所製成的茶葉,是為「生毛茶」,亦即「生普洱」,但很少人以散茶型式長期儲存「生普洱」,多半會把它壓縮成型。將這些「生毛茶」按適當比例調配混和後,將之壓成茶餅形狀,即成為「普洱生餅」。

  年期較短的「普洱生茶」,由於刺激性很大,不適合經常飲用,要經過長時間的陳化,方變得醇和可口;由於沒有經過「人工快速」降解,因此,其活性相當高。經漫漫長路陳化後,陳期三十年的普洱青餅茶(圖:A0626),不但有醇和口感,茶湯更是高潮迭起,相當受茶友歡迎,但缺點是要等太久才陳化理想,而且價格非常高昂,動輒幾千、過萬,甚至十幾萬港元一餅茶。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現飲價值、陳化價值與內在價值】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如何能分析出哪一餅茶是值得茶友花銀子去換取回來細細品嚐呢?其實,當中可以細分為「現飲價值」、「陳化價值」與「內在價值」。

  「現飲價值」是指普洱茶品今天當下的品飲價值;而「陳化價值」就是先收藏,後品飲的價值。相信茶友們都清楚,有些所謂的普洱茶,買回來時挺好喝的,但卻越藏越不好喝,那麼此茶就是具「現飲價值」,但卻沒有「陳化價值」。有些普洱茶買回來時雖然不太好喝,但經過若干年後,就會出現理想的口感,那就是說有「陳化價值」。而至於「內在價值」,簡單來說,就是:

  「內在價值」 = 現飲價值 + 陳化價值

  當然,亦有些高端的普洱茶,若現在喝的話,除了有當下品嚐的特色風味,而且經久存後,茶質將風味更佳。因此,這些茶品既具有「現飲價值」,也有「陳化價值」,可以做到邊喝邊藏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在這種情況下,這一類茶品的「內在價值」是比較高的。

浮雲(中國香港)
【浮雲藏茶.自家圖區】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電影「鬥茶」的啟示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第30期普洱雜誌(2009年6月號),浮雲曾引述電影「鬥茶」的對話內容。

節錄如下:

=======================

【電影「鬥茶」的啟示】

談到喝好茶,除了茶要好之外,更要環境好、品茗的心情好。筆者最近看了一套二零零八年的電影-《鬥茶》,由周渝民主演。起初以為此電影乃表達鬥茶的背後含義。把電影細心看過後,才發現原來戲中有帶出茶的「和諧之美」、「寧靜致遠」的深層茶意義。因此,筆者把電影中的一些茶人對話節錄起來與茶友分享。這些話語,實在是值得在這情緒比較波動的年代讓茶友想一想(括號代表該對話在劇中出現的時間):

1. 「人為甚麼會喝茶?會喝茶的也只有人。」(00:31)
2. 「真正的鬥茶是面對自己,鬥茶的對象,也就是自己。」(1:25)
3. 「和自己打戰,沒有甚麼輸和嬴。」(1:34)
4. 「茶,只不過是茶。」(1:35)
5. 「喝甚麼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跟誰喝。」(1:37)

這幾段對話都是發人深省的。平日筆者多半是寫一些實用性的茶文章,這次分享的是,茶除了用金錢價值來衡量之外,其實茶本身並沒有一個預設的立場,好茶與壞茶是人賦予的評價,如電影中所言:「會喝茶的也只有人。」

在一場茶局裏,茶人各自拿出自家認為上乘的茶品來與朋友分享,許多時候,本來是以分享為目的的茶聚,在討論過程,就會漸漸地偏向了茶質的好壞,像似是要分個高低似的,年份怎麼樣、倉儲怎麼樣、回甘怎麼樣等等,表面上好像是茶與茶之間的比試,但實際上,不同人來試茶,又會有不同的結果和答案。所以,在一場茶的聚會裡,如果可以好好的欣賞每一杯茶,把心情放下來,把比試的心暫時擱開,那麼「茶的對象,也就是自己」,結果會是:「和自己打戰,沒有甚麼輸和嬴。」

由於筆者與茶有緣份,通過茶作為媒介,與各路茶人一同喝一口好茶,但發現,最愉快的喝茶經驗卻是與三五知己天南地北,即使那只是一杯很普通的茶水,那個時刻已經很足夠了,所以筆者對戲中結尾所云,深表同意:「喝甚麼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跟誰喝。」希望各茶友都可以找到茶的知音,一起品茗一些好茶,暢談生活中的細節與品味。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談拼配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不少茶友都會問:「對於一餅普洱茶而言,究竟使用單一茶菁好,還是拼配茶菁的好?

  其實不同山頭所出產的普洱茶原材料都有它一定的特色,有些山頭的茶材主「香氣」;有些主「水質」;有些則主「苦澀」;而有些卻主「茶韻」。因此,若要求單一茶菁可以在茶湯之中完全表現出「茶香」、「茶韻」、「水甜」、「回甘」及「喉韻」,並非不可能,只是要在市場上找到有這麼均衡口味的一種茶材,那是非常困難,因為集上述條件於一身的茶菁之數量非常稀少,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只有少於一噸〈也許只能壓成千多餅而已),且價格肯定高昂。面對成千上萬的普洱茶愛好者,一千多餅茶又怎麼能夠滿足需求呢!

  拼配茶的好處就是取得各種茶材的優點,憑經驗按適當的比例,把不同山頭的茶材,拼配成一餅集各山頭精髓的茶餅,希望能夠在茶湯之中,表現出豐富而且多變的茶韻,這就是拼配茶之美。

詳情請參閱:【浮雲藏茶.網絡文章】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art/webartframeset.html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簡簡單單的泡茶工具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喝茶其實可以很簡單:

1.一個熱水壺
2.一隻紫砂壺
3.一個小茶海
4.一泡不太難喝的茶葉
5.兩至四隻小茶杯
6.茶船 (optional)
7.一家人(無價)

樂也融融。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如何醒茶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醒茶】

1.把茶撥下來
2.利用透氣紙把散塊包好
3.放到有點空氣流動的地方(例如:書架上)
4.置放一段時間(視乎茶品而定)

=============
滴答...滴答...滴答...(若干時間)
=============

5.在透氣紙內呈現清幽香氣
6.放回小小的紫砂罐裡去,目的是重聚茶氣
7.在紫砂罐內,再置放一段時間(直至香氣理想)
8.不要客氣,請隨意大壺泡喲~!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買普洱茶的價值觀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雖然這已是 2005 年 2 月的舊帖子,但今天再將之重溫,會發現,當年狠狠地把當年別人認為貴的新茶買下去,是值得的。

====================================

今天2005年2月5日去買了些新茶,感覺很爽。又收到「個人認為的」寶貝。這個茶,有位茶友曾說:『價格也太狠了點~!』(意思是說:貴)

唔...但小弟卻是以這個別人認為狠的價格買進了小許。別以為小弟是有錢的人,我也只是普通的打工族,偶爾有些股票利息和進賬,每月的零錢夠買一兩支新茶而已。所以,何謂貴的茶餅?何謂便宜的茶餅,因人而異。

但茶餅,總有個市場價值吧。

以前念中學,有成年的人走來問十五歲的我:『小朋友,(高級鐵觀音)這些茶很貴一市兩的啊~你很奢侈啊~』

我便說:『每月的零用錢,我可以花的,都預算好了,不會問爹娘多要一分。那麼我預算是買茶的錢,不買零吃、不去遊戲機中心玩電子遊戲,省來買支好的紫砂壺、買幾兩好茶,也有問題嗎?』

當年的我續說:『給了我的零用錢,是我的,我就有權決定如何使用。還有,貴與平宜,是沒絕對的。比方說,100港元是多錢或是少錢?其實是乎你買些甚麼。100港元本身不存在主觀的多與少。例如:花100港元去買一粒糖果,吃五分鐘就沒了。嘩~那就很貴了吧~但同是花100港元,去買一套新的校服,那就算很化的來。』

因此,100港元是否用得其所,視乎你換取些甚麼回來。所以,在買茶的哲學上面,小弟卻認為:

究竟(以同樣是2004年出品的茶為例)
1.應該花100港元買一餅應該很有潛質的優質生餅新茶?〔俗稱『有茶底』〕或是
2.應該花100港元買五餅算是便宜(@$20),但茶底一般,甚至是雜七雜八的茶菁壓成的茶餅?〔俗稱『沒茶底』〕

我會選擇前者,即使是貴了一點,狠了一點,但有茶底,總好過貪便宜,沒有底。

到最後的總結就是,『要質?OR 要量?』


--------------------------------------

【按:2011年06月15日重貼於香港 Discuss】

解密當年的事情:「個人認為的」寶貝=圖中茶品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投資普洱茶的背後原因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浮雲在第32期《普洱壺藝》文章中說的:

「投資普洱茶最主要有兩個誘因:一、為自己省下未來的錢;二、通過普洱茶的儲存陳化為資金增值。由於優質的普洱茶會按年升值,當優質的普洱茶陳化出理想口感的時候,屆時的零售價格就肯定會比當初出廠時的時候高,但這種價格向上提升的事實卻不是炒作的結果,而只是售價反映著已陳化茶餅的市場價值。即使茶友認為價格上升了,不願購買,想多等幾年,觀察價格,多半不可能等到這些優質茶崩盤,結果還只能眼睜睜看著舊茶的價格一升再升。

最近,實實在在的例子就是在二零零七年年中,普洱新茶價格崩盤的時候,不少茶友滿心以為普洱老茶也會跟著全面崩盤,但一些有經驗的收藏家卻暗地裡知道,這是一個候低吸納優質「陳年普洱茶」的機會。所以,就算到了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嘯來襲,兵荒馬亂,資產格價暴跌,那些古董茶、印級茶、舊七子餅茶的價格不但沒有太幅下跌,反而受到追捧,因為這些茶餅比一紙金融文書更為實在,這些舊茶現在的價格比金融危機前更昂貴,無他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茶又再陳化多兩年了。」


因此,存茶也不一定為了未來賣茶;
某程度上,是為自己省下未來的錢,日後不用到市場去追逐老茶。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普洱茶(節錄)

《刊載於第 37 期【普洱壺藝】雜誌》

  在清朝的時候,「普洱茶」其實已經非常有名氣。《滇海虞衡誌》:「普洱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可惜,後來中國國力漸弱,喝茶的傳統失落,需要講求長時間陳化的普洱茶,更是被人們遺忘了似的,使這門人文藝術沉睡了近一百年,相信只有曾祖父及曾曾祖父輩,才知道普洱原來是百年前的高檔名茶。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普洱茶並不流行,只好供給廣東地區、香港茶樓,作大壺泡用的低檔茶。無他的,因為真正認識普洱的沒幾人,即使有好的雲南茶青,也沒有人收買。由於傳統的失落,...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現今普洱茶款式.猶如天上繁星】

  甦醒過來的普洱茶文化,發展到今天,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粗略可分為:...

【認識自己的口味】

...

  可是,普洱茶卻有點複雜,即使摸清了自己當下的口味(例如:當下是喜歡熟茶的味道),也要連自己日後的口味,也要一併預測起來(如果茶友選擇自家藏茶的話)。口味這回事,其實會越著年紀而稍為改變的。收藏普洱生茶,某程度上除了要預測茶餅的陳化趨勢之外,更要預測自己日後的口味變化。因為,即使可能茶品變優了,但在若干年後,才發現未來的自己,原來不喜歡十年廿年前為自己藏下的茶品。

  筆者曾遇上一位茶友的例子,是這樣的:...

【論「以口收貨」】

...

  幾年前,在網路上都看到不少主題分享,叫新進茶友先別管茶餅的外包與年份,也不要相信店家的一面之詞,重點是要相信自己的口味與感覺來買新茶。這一套概念,新手是挺受教的,因為相信自己的嘴巴,總好過被店家忽悠。

  不過,這概念也許會令新手自己忽悠自己,因為「以口收貨」是有兩個隱含的假設前題,否則就很容易成為新手買錯新茶的教條。

  隱含假設一、...

  筆者最為新進茶友擔心的,是用「以口收貨」來尋找「收藏級」的青普洱。因為經陳化後的青餅茶,與它年輕時的口味,可以是相差很遠的。筆者這樣說也許會勾起一些資深藏家的痛苦回憶;當初買回去一大堆的茶品,明明起初是挺不錯、挺好喝的,香香甜甜,為何存上了十多年後,滋味並不如預期的走向,出現陳香或自己想像的口味?這就是存了不對的茶之結果。

...

【論「現買現喝」】

【新生茶】

【熟茶】

【入倉生茶】

【陳年舊生茶】

【選擇適合自己的普洱茶】

  不同年份及種類的普洱茶,各有風味,價格不一,每一個人所選擇的,也許會有點不同。因此,茶友宜先訂下:「究竟買茶是為了現喝的,還是先收藏陳化過幾年再喝的?」。之後,再訂下自家預算的金額大小,從而在合適的範圍內挑選茶質較上乘的。

  到茶店試喝了之後,就要留意茶品的...

【結語】

...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普洱的適飲期(節錄)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其實普洱青茶,買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喝,只是合不合口味而已。關於這條問題,浮雲已寫了一篇六千字的文章在第34期《普洱茶的適飲期》,全文可到茶莊翻閱舊雜誌。

節錄部份如下:
===================
...[茶友]最為關心的議題就是:「我儲存起來的茶餅,何年何月才可以喝呢?」細心看看,這卻是一條挺有趣的問題,因為自茶青被壓成餅後,基本上已經是一餅可以沖泡來喝的製成品(或更準確一點的說,乾燥了的毛茶就已經可以喝),只是「好不好喝」或「適合不適合消費者當下喝」而已(視乎個別茶友的體質)。誰說二零一零的新茶不可以喝?

因此,茶友所問的「可不可以喝」其實是指「適飲期」,指一餅茶在市場的眼中或在普遍茶友的認知裡,它最好喝的時候是在哪幾年。換句話說,「適飲期」即「品飲的高峰期」。在這個時候,茶品會被市場大量消耗,因為實在太好喝了,不少茶友都忍不住口要每天喝上一泡,深深地被陳年普洱茶的滋味所吸引著。
...


===================

「藏茶的目的,是為了日後有好茶喝。」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2000 年 2.5KG 易昌號大餅茶


按下圖片取得640x480解像度 Click to view 640x480
click to enlarge


【把茶存著.這樣子就十年了】

  浮雲年輕的時候,早已喜歡喝普洱茶(有空可看看浮雲中學生時代的茶藝筆記,圖:A1496)。雖然大家都說,年紀小,青春無敵就是本錢,但實際上,這只是代表沒有甚麼收入。換句話說,就是負擔不起喝老茶,因此,只好買些新茶來自家存茶,寄望十年、廿年後,可以有自家藏陳年普洱茶,大壺泡著喝。相信不少十多廿歲的年輕喝茶人,也會有同感,尤其是現今的老茶,超級昂貴。浮雲當年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存茶又何嘗不是呢?只要「買對茶.存對茶」,十年、廿年之後,所存下的茶就會給存茶人報償,也許,這不是金錢的,而是那種存茶的喜悅、自家藏茶藏出來的好味道。

【回想十年.十年回想】

  2001年的時候,浮雲收入微薄,雖然都可以買些老茶來現喝,但假若全部只買老茶的話,相信連白飯也不用吃了,那唯有買點新茶來自家存存(雖然已有兩筒1993年的中茶牌繁體字,但肯定不夠喝)。那時候,市場上都沒甚麼選擇,來來去去都只是「中茶」與「下關」,連「大益」都少人認識。

  緣份這回事,卻很難說...

詳情請參閱:【浮雲藏茶.網絡文章】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art/webartframeset.html

建立此網誌的來由

此普洱茶網誌的內容,與 Discuss.com.hk 內「品茶文化」版面(【浮雲看普洱】)同步。
目的是方便茶友利用此網誌的分類功能看文章。

內容目錄分類暫定為:

【普洱茶事】
【普洱陳化與倉儲】
【普洱與健康】
【普洱辨識】
【茶品欣賞】
【品茶茶趣】